東森傳愛,聽見愛的聲音「公益活動起跑」,主播黃文華要帶大家看看聽損兒小杰的故事。因為罹患罕見疾病雙耳重度聽損,一歲九個月大開刀植入電子耳,加上每周至少一次聽語訓練課程,雖然過程很辛苦,但是三歲的小杰現在能開口說話,也愛唱歌,全家堅持下去的勇氣令人感動。
東森傳愛 聽見愛的聲音 為偏鄉弱勢聽損兒募款
從3,952M高的玉山北峰,到平地聽損的小耳朵,東森新聞的公益腳步不曾停歇。2018年,東森新聞與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合作,動員新聞台主播群為偏鄉弱勢聽損兒募款,作為幫助他們聽與說的經費。
在台灣,每千位新生兒中,就有3-4位患有先天性聽力損失,一旦錯過早期療癒時期,就可能台中垃圾清運失去說話的機會,認知、反應都因此受影響,難以與他人互動,台中拆除甚至衍伸出自信與心理的問題。
若要成就一個完美的新家,拆除裝修可謂是一大工程,無論是新房或是二手房,人們在收房後不滿足原有的房屋結構造型,通常都會在裝修的時候進行一定的結構拆除。但結構拆改的時候並不是可以任意而為的,必須要綜合考慮房屋的舒適性、美觀度、設計標準、材料要求、施工質量、房屋結構等,在裝修的時候不只是資金的投入,還得重視房屋結構的安全。否則承重牆被破壞後,後果將會很嚴重,甚至影響到整座樓的結構安全。房屋牆體拆改是打通房間,調整室內格局的一種方式,很多人希望通過牆體拆改來改善房間內現有的空間格局,以達到盡善盡美的效果。在房子裝修中首先就是拆除工程,有些拆改可以擴大放假使用及屋內採光,或者改變功能布局。但真正拆除和進行工程之前,還有一個重要的動作,就是保護工程的環節,確保施作現場的環境、機具建材,能因為完善保護工程,獲得充分保護,避免受損。究竟保護工程要注意哪些細節呢?拆除裝修前必做的四件事:向管委會申請室內裝修需求、張貼「室內裝修送審的許可證」公告、張貼「施工申請」公告、向鄰居打招呼,維持良好互動。以上四點事拆除裝潢前必做的四件事,如此一來就可以安心的做拆除工作,期待完美的新居到來啦!
雖然健保補助了單耳電子耳植入,但即使戴上輔具,聽損兒仍得加倍努力,透過基金會的聽語訓練、無數次聲音刺激和反覆練習,才能逐步建立起聽語溝通能力,進入有聲世界。
這是場長期抗戰的馬拉松的賽程,他們可能要花三天才能學會一個語音的意義,平均要花3年時間,穩定、持續地學習,才能達到「聽說自如」的目標。
募款350萬 幫助偏鄉聽損兒 找回聲音
雅文基金會目前協助全台520多名聽損兒,每位孩子每周至少要上一次口語課程,外加一年2次詳細聽力檢測,每個孩子一年不含輔具的花費就要66,160元。這筆費用對偏鄉弱勢家庭來說,相當沉重。而據基金會統計,弱勢聽損兒佔了10%,等於每年約有52位孩子需要基金會的全額補助。
這次東森新聞和雅文的募款活動,將號召民眾一起伸出援手,為這些弱勢中的弱勢孩子,協助他們找回聽和說的能力,讓他們也能,聽見愛的聲音。
留言列表